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数据发布

网上办公

  • 〖网络直报〗
  • 统计违法举报:
  • 0453--
  • 6560779
  • 0453--
  • 6560760
  • Email:
  • mdjfg@163.com
  • 统计咨询热线:
  • 0453-
  • 6560795
当前位置: 首页 >> 统计分析 >>

牡丹江市人口发展特征分析报告

时间:2017-06-30 09:05来源:人口科 作者:曲广蕊 点击:

人口问题是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强人口发展研究,深刻认识牡丹江市人口发展特征,对促进牡丹江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报告结合牡丹江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公安局、卫计委两部门提供的数据,就2016年全市人口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政府进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回顾建国以来牡丹江市户籍人口发展变化情况 

回顾建国以来我市户籍人口发展变化,大体可划分个阶段:一是高速发展期,1949-1954年,年均递增15.1%;二是快速发展期,1955-1974年,年均递增5.1%;三是平稳发展期,1975-2001年,年均递增1.1%;四是低速下降期,2002-2012年,年均递减0.2%。五是较快下降期,2013 -2016年,年均递减0.6%。1975年后户籍人口达到200万,1989年户籍人口达到250万,到了2001年户籍人口达到最高峰,超过270万,以后15年中户籍人口呈下降趋势,到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为259万。

(详见下图)

二、现阶段牡丹江市户籍人口发展特征

特征一:人口总量呈下降趋势,两县市减少幅度最大

2016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259.2万人,2015年减少2.9万人,同比下降1.1%,增速较2015年下降0.5个百分点。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六年来户籍人口减少12.4万人,年均减少2.1万人。分地域看,林口县和海林市减少幅度最大,与2016年相比,年均减少0.6万人。(详见下表)

分县(市)区户籍人口情况

单位:万人

2010

2015

2016

与2010年相比年均减少

全市

271.6

262.0

259.2

-2.1

市区

90.1

88.3

87.8

-0.4

东宁县

21.4

21.0

20.9

-0.1

林口县

38.4

35.4

34.9

-0.6

绥芬河市

6.6

7.0

7.1

 0.1

海林市

41.3

38.7

37.8

-0.6

宁安市

44.2

42.5

42.2

-0.3

穆棱市

29.7

29.1

28.4

-0.2

特征二:生育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人口自然增长加快

随着全面二孩生育政策实施,符合新政策人群的生育意愿在短时期内释放,加之传统属相偏好影响,2016年牡丹江市出现生育小高峰。2016年全市出生人口1.7万人,较上年增加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4‰,比上年上升0.7个千分点。据卫计委部门统计,2016年二胎出生人口为3136人,比2015年增加539人。

特征三:人口性别结构总体稳定,新生儿性别比有所下降

  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中,男性人口129.9万人,占总人口的50.1%,女性人口129.3万人,占总人口的49.9%。总人口性别比为100.4(以女性人口为100.00),比2015年下降0.1,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下降1.6,性别结构总体稳定。

从新生儿群体看,2016年男性比例为51.5%,女性比例为48.5%。新生儿性别比为106.3(以女性人口为100.00),比2015年下降1.1,比2010年下降4.3。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特征四:死亡人口下降,心脏病致死排首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2010年以来,死亡率以年均0.4‰的速度下降。2016年全市户籍人口中死亡人口1.5万人,死亡率5.8‰,比2015年死亡人口减少0.1万人,死亡率下降0.16个千分点。其中男性死亡人口占死亡总人口的60.1%,女性死亡人口占死亡总人口的39.9%。与2015年相比,男性死亡人口和女性死亡人口占比分别上升和下降0.7个百分点。据卫计委部门统计,全市死亡病例中,心脏病致死居于首位。其中男性死亡病例中恶性肿瘤居于首位,女性死亡病例中心脏病居于首位。

(详见下表)

 

 

 

 

 

 

死亡病例前十位死因构成及顺位

疾病

2016年构成

2015年构成

构成比(%)

顺位

男性构成比(%)

顺位

女性构成比(%)

顺位

构成比(%)

顺位

男性构成比(%)

顺位

女性构成比(%)

顺位

心脏病

28.5

1

26.1

2

32.2

1

28.2

1

24.8

2

33.2

1

恶性肿瘤

27.5

2

28.4

1

26.1

2

26.5

2

28.4

1

23.7

2

脑血管疾病

23.0

3

23.6

3

22.1

3

23.7

3

24.6

3

22.4

3

呼吸系统疾病

5.9

4

6.0

4

5.8

4

6.3

4

6.0

4

6.7

4

损伤及中毒

4.3

5

5.4

5

2.6

6

4.4

5

5.4

5

2.9

6

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2.7

6

2.3

7

3.3

5

2.64

6

2.3

7

3.1

5

消化系统疾病

2.4

7

2.7

6

1.9

7

2.5

7

2.9

6

1.9

7

传染病

1.0

8

1.2

8

0.8

10

0.95

9

1.1

8

0.2

10

神经系统疾病

0.9

9

0.9

9

0.8

9

1.0

8

0.9

9

1.1

8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0.7

10

0.6

10

1.0

8

0.7

10

0.6

10

0.9

9

特征五:人口结构性矛盾显现,目前尚处于人口红利期

  2016年牡丹江市0-14岁、15-64岁,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所占比重依次为10.0%74.8%、15.2%人口年龄结构呈“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状,中青年人口比重大、老年和青少年人口比重相对较小,表明牡丹江市仍处于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利的“人口红利”期。

但是,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趋势看,老年人口占比呈持续上升趋势,分别比2015年和2010年增加1.1个百分点和5.5个百分点。而青少年和中青年人口比重则持续下降。2016年,牡丹江市青少年人口占比分别比2015年和2010年下降0.21.3个百分点;中青年人口占比分别比2015年和2010年下降0.9个百分点和4.3个百分点。这种人口结构变动特征反映出牡丹江市人口红利的减少趋势。

特征六:城乡分布格局继续转变,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近年来,牡丹江市坚持城镇化、工业化双轮驱动,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2016年牡丹江市户籍城镇人口总量达到156.4万人,城镇人口占比(城镇化率)达到60.4%,比20152010年分别提高0.2个百分点6.9个百分点。

(详见下表)

2010-2016年城镇人口及城镇化率

                                             单位:万人、%

年份

城镇人口

城镇化率

2010

145.3

53.5

2011

147.0

55.0

2012

148.3

55.7

2013

149.3

56.3

2014

147.8

56.1

2015

157.9

60.2

2016

156.4

60.4

特征七:人口文化素质普遍提高,教育结构逐步向合理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牡丹江市拥有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数量一直在迅速减少,拥有初、高中文化程度和大学文化程度人口则一直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详见下表)

牡丹江市每十万人拥有受教育程度人口情况

单位:万人

受教育程度

2000

2010

2015

大学

5098

8987

11542

高中

16880

17331

18148

初中

39820

45904

47078

小学

27871

21001

20254

在所有文化程度中,具有本科文化程度人口比重提高最为明显,从2010年的3.0%提高到2015年的4.1%,提高了1.1个百分点。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受教育情况和人口素质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指标来衡量,全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10.0年提高到2015年的10.1年。五年来,牡丹江市积极调整教育结构、扩大高中和高等教育规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提升全市人口整体文化素质,教育结构逐步向合理化发展(详见下表)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占6岁及以上总人口比重

单位:%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

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2000

29.3

42.0

17.5

4.1

1.3

0.02

9.8

2010

21.9

47.9

18.1

6.3

3.0

0.08

10.0

2015

20.2

45.7

17.4

7.1

4.1

0.22

10.1

特征八:流出人口继续加快,县市级流出更趋活跃

2010年以来,牡丹江市平均每年净流出人口为2.7万人。据公安部门统计,2016年,牡丹江市流出人口达到2.8万人,比2015年增加0.6万人。其中流往省内其他城市1.3万人,流往省外城市1.5万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流出人口规模大小仍是决定牡丹江市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流出人口中县市级更趋活跃。2016年牡丹江县市级流出人口2.1万人,占流出人口总量的比重为75.2%,2015年县市级流出人口1.5万人,占流出人口总量的比重为68.9%,2016年县市级流出人口比重比2015年增加6.3个百分点。其中海林市流出人口最多,占县市级流出人口比重为50.2%,比2015年增加21.3个百分点(详见下表)

 

 

 

 

 

 

人口流出情况表

                                          单位:人

 

2016

2015

流出人口合计

流出省内其他城市

流出省外城市

流出人口合计

流出省内其他城市

流出省外城市

全市

27896

12577

15319

22045

9630

12415

市区

6924

1880

5044

6867

2265

4602

东安区

1675

263

1412

1383

256

1127

阳明区

1192

315

877

1437

348

1089

爱民区

1942

679

1263

1304

290

1014

西安区

2115

623

1492

2743

1371

1372

县(市)

20972

10697

10275

15178

7365

7813

东宁市

1180

361

819

1604

879

725

林口县

2350

951

1399

2868

1241

1627

绥芬河市

687

333

354

822

448

374

海林市

10524

6373

4151

4384

2241

2143

宁安市

3952

1678

2274

2712

1327

1385

穆棱市

2279

1001

1278

2788

1229

1559

三、 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人口总量持续减少

    一般情况,影响人口总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出生和死亡变化所带来的人口自然增长,二是省际流入和流出所引起的人口机械变动。与2010年相比,6年来,全市人口自然增(出生—死亡)5829人,平均每年增加971人;机械变动减少即人口净流出(流出—流入)6.7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1万人。全市总人口净减少6.2万人,平均每年净减少1.0万人。其中2016年人口总量净减少1.3万人。在省际人口流动和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双重因素影响下,牡丹江市人口再生产类型继续保持着“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发展模式。

   2、人口老龄化持续加深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从公安部门了解到,2016年牡丹江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5.1人,比2015年增加2.5万人,比2010年增加14.4万人,占人口总量的比重达到21.3%,比2015年增加1.2个百分点,高于2010-2015年均提高1.1个百分点的速度,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

  需要关注的是,按照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年龄移算,未来五年,全市每年平均有超过5万人口进入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行列,受此影响牡丹江市人口老龄化进程有进一步加快的可能。

3、社会总体抚养负担持续加重

  总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至64岁)人口之比,包括儿童抚养比(0-14岁儿童与劳动人口之比)和老年抚养比(65岁及以上老人与劳动人口之比)。理论界将人口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在窗口关闭之前的时间内,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2016年,全市总抚养比为33.7%,比2015年增加1.6个百分点,比2010年增加7.2个百分点。其中老年人口抚养比为20.3%,分别比2015年和2010年提高1.7个百分点和8.1个百分点;少年儿童抚养比为13.4%,分别比2015年和2010年下降0.1个百分点和0.8个百分点。儿童抚养比是投资,老年抚养比是在还债。儿童抚养比(投资)下降,会使后续年轻劳动力不足,老年抚养比(还债)上升,会增加社会抚养负担,当老年抚养比上升幅度超过儿童抚养比下降幅度时,总抚养比止跌回升,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

四、对策及建议

1、提高城市吸引力,吸纳更多人才。积极通过政策手段引进外来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广泛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来牡丹江发展,加大人才激励制度,同时在住房上给予优惠政策,在配偶、子女就业、上学、医疗、社保等方面开设绿色通道,促进人力资源和人才储备等人口素质结构的提高,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年轻、具有较高现代科技水准的人口环境。

2、加快城镇化进程,强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村富余人口融入城镇的过程,实质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户口的改变只是一种形式,而问题的本质是对公共服务的分享。一方面,生活、就业、医疗、住房等基本保障条件逐步覆盖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从文化、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制定公平公正的政策,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同时尊重市场公平自由竞争、个人理性选择,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建立和完善有效、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大力发展老年医疗。随着我市进入老龄化社会,各项医疗费用的进一步增加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的负担。解决医疗负担过重的问题是解决一系列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大力发展老年医疗,实现医疗资源的平衡,特别是要做好老年人口的卫生保健工作,为老年人提供适当、及时的保健照顾。对疾病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发展老年医疗是解决老龄化带来医疗费用增加问题的重要途径,因为越早发现疾病,治疗就越容易,能够相应减少老年医疗费用。

    4、建立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加大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同时,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加强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宣传,在全社会兴城尊敬老年人的良好道德风气。目前,社会的供养模式是以家庭供养为主、社会供养为辅,政府要加大社会供养的比重,逐渐过渡到以社会供养为主、家庭供养为辅。但是无论是哪个阶段,家庭始终是养老的主要载体。因此,就需要研究和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扎实推进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健全老年经济供养体系、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和老年社区照料服务网络体系。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根据城乡人口不同的特点,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城乡老年人口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